吉隆鎮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吉隆縣南部,吉隆藏布河畔,北距縣城宗噶鎮
在吉隆鎮達曼村居住這一群尼泊爾人後裔,被稱為達曼人,他們善於打鐵。在2003年以前,達曼人是一支居住在吉隆鎮沒有國籍的漂泊人群,主要混居於吉隆鎮的薩勒、紮和吉甫村。他們在吉隆鎮儘管已經生活了六七代人,但因為他們沒有國籍,所以一直都沒有土地和住房,大部分人以打鐵為生,因此被稱為“鐵匠”。他們雖然有超凡的手藝,但由於地位低下,當地人與他們素不交往。
因長期生活在藏族周圍,達曼人的生活習俗深受藏族影響。他們從服裝和語言上與藏族通常難以分辨,唯一的區分就是眼睛呈藍色且大而深,鼻子高挺,儘管高原生活環境使膚色呈深棕色,但卻怎麼也掩飾不住白色人種的長相。達曼人使用的語言是藏語,有的還能說流利的漢語。
「達」的藏語意譯為「馬」,「曼」的藏語意譯為「軍」或「多」,「達」和「曼」合併起來為「騎兵」,「達曼人」的藏語意為「古代騎兵的後裔」。相傳達曼人的起源與尼泊爾部落之一的廓爾喀人第二次入侵西藏吉隆、聶拉木等地甚為相關,戰鬥中,除了死傷的廓爾喀人、清軍,由於通信和交通不便,很多失蹤的將士生還後一直滯留於邊境沒能回到故土,在漫長的歲月中,與中尼邊境上的人居住繁衍,據說現在的達曼人就是他們的後裔。
達曼村位於吉隆鎮以北的沖堆平壩上,距離中尼邊境熱索橋約30公里 。現在進入村子,沒有建築,只有一排排整齊的藍色救災帳篷,因為村中原有的房屋在的大地震中全部被毀,現在政府正在離帳篷區不遠東北方向的公路旁施工,建設達曼新村。 達曼村現有51戶、144人。2003年5月26日 ,達曼人加入中國國籍,正式成為中國公民。
早上七時在恆安賓館外拍「日吾斑巴雪山」。
日照「日吾斑巴」
往「吉隆藏布」
「吉隆藏布」上的鐵索橋
吉甫村的婦女,不知是否達曼人
吉甫村的小孩
吉甫村
吉甫村的「試劍石」?
吉隆鎮內的帕巴寺
帕巴寺的建築風格獨特,系樓閣式石木塔。高四層。塔中有梯可盤旋至頂。層層出簷,逐層收分,每層均設有壺門、小窗,建有挑簷、檁枋、椽子、飛頭、瓦壟等。塔之四角的一、二層簷角套有火焰形銅套飾,三、四層上為黃銅翹簷伸出,頂部有銅刹頂,以圓光、仰月、寶蓋、寶珠連接,屋面用紅銅蓋頂。在三、四層的四周壺門上繪有小佛像。底層為佛殿,由門廊及主殿兩部分組成,其外環繞內、外回廊,供信徒轉經之用。門廊面積4柱,門楣兩端有圓雕木獅子一對,左右有密室相通。佛殿平面呈正方形,進深3間面闊3間,有柱14根(方柱10根,圓柱4根);殿門楣上方為5尊護法獅子,其間繪有頭戴黃色類帽的格魯派祖師像;殿內南端東側第一柱上有墨書祖師像;殿內南端東側第一柱上有墨書藏文題記的寺志,南壁的東、中、南段上方各開有採光小窗。佛殿北壁原供有主尊釋迦牟尼佛8歲身量的檀香木像,東、西壁各供佛像4尊、東壁西側供奉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泥塑像,皆高約10米 ;西壁角上供奉蓮花生大師泥塑像,高約8~10米 ,主供之前置有金、銀質酥油燈各2盞,高約30~40釐米,以及黃銅制的酥油桶等;殿內木柱用錦緞圍裹,懸掛有五色緞子制的莊嚴勝幡,東、西兩壁經櫥置有《甘珠爾》、《丹珠爾》各一部。但上述殿內塑供法器等在“文革”時期被毀,今已不存。可貴的是寺內壁畫大部分保存尚好,是該寺具有歷史與藝術價值的珍品。
20120908 早上的「日吾斑巴」
離開吉隆鎮上山途中的山
離開低海拔的植披地帶,進入吉隆溝的荒漠地段
原始粗獷的山體
吉隆溝旁的佛塔
原始粗獷的山體
風化的山崖
吉隆縣城邊緣的貢塘王城遺址
希夏邦瑪北坡
G318路旁的扎西崗村,離聶拉木約12km
聶拉木鎮的神山旅館,公共衛生間,無浴室,附近有私營浴室。
[ 希夏邦瑪南坡徒步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