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總網頁檢視次數

2010年9月11日星期六

20100911 巴寨、雙峰寨、九瀧十八灘左岸

20100911 巴寨
20100912 雙峰寨
20100913 九瀧十八灘左岸

相簿:巴寨、雙峰寨、九瀧十八灘左岸


20100911 巴寨

10日從深圳乘火車往韶關。11日開始沿S246省道騎往黎市鎮,右轉續騎S246到河富村路口,問明路口小賣部老板,走白泥坌可經巴寨下暖坑村。隨即右轉X801 (google 地圖589鄉道)騎至白蓮小學,村民答[白泥坌]及[上洞]二路可經巴寨下暖坑村,但以上洞較易,路中途會有一小段可能有水淹蓋,而白泥坌上山路很陡峭。我們兩條路都未走過,選擇走白泥坌,這是一個錯誤的選擇。沿Y591鄉道騎2km,不要前走進村,路旁左邊有一條二米的泥路,有汽車走過的呔痕。此位置己可見已寨和茶壺峰了,沿泥路騎一段700米就上坡到[冬坑逕水庫]了。壩的盡頭過簡陋木橋後,就開始沿小徑上山。初段連推帶扛上到半路平台,推一段佈滿茅草水平山徑,經過一條小水坑後,就進入陡峭而崎嶇難行的山路,人要手腳并用才可上攀,再帶二架單車上攀,難度可想而知。花了大半天才走到這裏,決不回頭,最後憑二人的儍勁,將單車搬上到了[巴寨]與[茶壺峰]之間的山徑。再推車半小時到了巴寨前山的水泥石階了,此段小徑比剛才上山的較輕鬆。此時天開始下大雨,扛著單車沿梯級下到暖坑村,此時體能下降了很多,村裡買了汽水補充能量,兩停下來,天亦已全黑了,要不是趕往董塘住宿,真想在暖坑村的旅店宿一宵。最後在漆黑中騎了兩小時到董塘,由暖坑村到董塘很多迂迴岔路,問路不下十多次,晚九時才抵董塘。



武江上的大橋

x801 即是 Y589鄉道

白蓮小學

左為茶壼峰,右為巴寨
Y591 - 2 路碑處,在路的左邊有路
冬坑逕水庫

推車上山



茅草小徑






























茶壺峰
[巴寨]與[茶壺峰]之間的山徑,非常疲倦
前山石階






























霧中巴寨
下山往暖坑村

20100912 雙峰寨

9:00出發,沿S345騎往樂昌,10:00到雙峰寨遊覽。續騎,跨過一個山頭,下山到廊田鎮午飯。飯後騎往樂昌,2:30到樂,放下行李,往樂昌峽打探行情。


途中
雙峰寨
雙峰寨































雙峰寨






























雙峰寨
雙峰寨外的飛機


20100913 九瀧十八灘左岸

7:00出發,騎行九瀧十八灘左岸。樂昌峽大壩快完工,很多地方都會淹沒,趁這次騎行留下一些歷史圖片。九瀧十八灘沿途都見有建築工程,部份村落已在2008年尾遷出,九峰水上的火車軌鐵橋完整無缺,沿線火車軌受2002和2006特大洪水所毀,堅硬鋼軌扭曲如竹枝柔弱,火車隧道仍見完整。整段鐵路騎行容易,但烈日下扛車三小時已摧殘得要死,黃昏19:00才到坪石。



武江 - 九瀧十八灘分佈圖

施工路段圖


廢置的張灘車站
張灘明洞+棚洞
武江的下游
快將完工的樂昌峽大壩

已廢的鐵路
大源水隧道
大源水上的路軌橋,不遠的大源的村屋已被徹底夷平

2009年5月2日曾在大源鎮的大家樂飯店午飯

大源鎮未夷平時的景況


留在鐵路上的廢置車廂
火車路基被沖走,鋼軌架空
金雞號的旅遊火車
梅山隧道的1985的碑
梅山隧道前的路基徹底毁滅,由樂昌騎行到此就要開始抬車三公里到「新秦」才有路可騎行
洪水的威力

鐵路橋
鐵橋下就是九峰水口,流入武江
從鐵路橋上將單車抬下幾米下的堤壆前進

新秦隧道
泗公坑棚洞
洪水的威力
樹霜頭隧道
紅軍渡 - 當年1931年2月7日,紅七軍58團在軍長張雲逸的帶領下,從加昌(水口)搶渡武江(就是此處),經天堂、黃埔、湖南資興到中央蘇區
韓瀧祠

羅家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