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地處中越邊界的北侖河畔,中越口岸分別設在東興及越南芒街,一條架空天橋連接兩處口岸。附近竹山村有「大清國一號界碑」,沿北侖河向東可進入京族人生活的地區,統稱京族三島,即山心、巫頭、澫尾,生活上有中國和越南的文化元素。京族人其實是越南人,約500年前從越南漂移到少有人跡的上述三島,當時中越國界在京族三島上很模糊,直至中法戰爭後重劃國界,上述三島才正式歸中國主權。京族的唱哈節的祭神及獨絃琴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京族人口在2000年約2.3萬人,在台灣的京族人約20萬 (是在越南赤化下逃亡及近年嫁去台灣的婦女,人口有上升趨勢),而越南有9成人口是京族人。
(資料部份參考維基百科及百度)
海堤連接東興市區和竹山村的「大清國一號界碑」
海堤外是北侖河
沿邊公路的零起點
大清國一號界碑
竹山村古街
出了竹山古村,繼續向東騎行往三德天主堂及古榕部落
三德天主堂
古榕部落
名「子孫滿堂」
京族人在潮退時走到灘塗挖掘海產謀生
也有人在灘塗放鴨覓食
海堤內的魚塘
退潮時的灘塗
哈
正殿
獨絃琴
哈節的日期各地不同,澫尾、巫頭島為
北侖河上的天橋,連接中國的東興口岸及越南的芒街口岸
東興口岸
在東興謀生的越南小販,售賣香水、玉石、套裝越南貨幣等
東興的越南商場
紅木彫刻的關公
東興口岸附近有另一界碑
在東興的越南小販
東興觀音寺 - 附設有素食館
九龍沐太子
接近中午,
[ 廣西 沿邊公路 ]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