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總網頁檢視次數

2018年3月18日星期日

20180518 龍陵→芒市


D14 (18/3)龍陵芒市

龍陵海拔1577米,市區路接回G320上坡小段,到坡頂有公安檢查站,然後一路下坡,中途有大()瑞(麗)鐵路的隧道,號稱亞洲最長隧道,長度35Km多。繼續下坡到「孔雀谷森林公園」,門票98元,70歲免門票。過往經騐,這類景點無嘜睇頭,但門票動輒近百元,食人隻車擺明劏客。在門前拍照就走人。續騎,下坡至 G320 /3523.8位置,有路碑「滇西抗日戰爭/紅崖山桐果園戰鬥遺址」,是敗走龍陵的日軍小隊殿後,阻截遠征軍追殺。約11:45到芒市市區,先到景點「樹包塔」一遊,然後找住宿,住悅來賓館,60元標間。午飯後去「猛煥大金塔亅,途中順訪「滇西抗日紀念碑」。大金塔門票50元8折,實價4065歲半價,70歲免門票。

騎行路線 


海拔高度 


由酒店騎4公里到坡頂(G320/3508),前面有公安檢查站。
路牌「AH14」是亞洲公路14號線,是東南亞和中國雲南連接的一條公路,長約2004km。由越南海防,河內(連接 AH1)、中國昆明(連接 AH3)、緬甸曼德勒。 


大瑞鐵路經過這處,要建進一條 亞洲第一鐵路長隧,隧道長34.538km


就是這條鐵路隧道 



芒市珠寳小鎮 


養蜂場 ?





「孔雀谷森林公園」,門票98元,劏客 


「孔雀谷森林公園」大門 


「孔雀谷森林公園」附近的高速 G56 打圈下降高度段 


紅崖山桐菓園戰斗遺址 



1944年秋,中國遠征軍為收復國土與日本侵略軍激戰於騰衝和龍陵,國軍為阻日軍增援,第二軍新編3397團奉命主攻紅崖山,紅崖山位於芒市東北,滇緬公路蜿蜒其下,戰略地位重要,故為敵我所必爭。日軍據岩築堡,設鹿砦刺鐵 (鹿砦 - 用伐倒樹木構成、形似鹿角的築城障礙物,妄圖死守,我軍在盟國空軍支援下發起沖鋒,第一天傷亡270人,次日繼續攻擊,四批突擊隊全部死亡,後經增援,終將殘敵全殲。戰後   97團建紀念塔於高山之巔。  


又見「擋箭碑」





農田 


農田 


村路口的石牆,擋剎 !


另一面 


芒市路旁的 xx樹


芒市 


樹包塔 


樹包塔

樹包塔 

往勐煥大金塔 


途中的 「滇西抗日戰爭紀念碑」 ,原紀念塔是建在紅崖山,巳損破,連同六塊碑石搬遷到芒市「雷牙讓山」山腳 

碑文 








中國遠征軍第97
    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遷移記
1944年秋,中國遠征軍為收復國土與日本侵略軍激戰於騰衝和龍陵,國軍為阻日軍增援,第二軍新編3397團奉命主攻紅崖山,紅崖山位於芒市東北,滇緬公路蜿蜒其下,戰略地位重要,故為敵我所必爭。日軍據岩築堡,設鹿砦刺鐵,妄圖死守,我軍在盟國空軍支援下發起沖鋒,第一天傷亡270人,次日繼續攻擊,四批突擊隊全部死亡,後經增援,終將殘敵全殲。戰後97團建紀念塔於高山之巔。
去歲,洲政協與潞西縣政協,為重建滇西抗日戰事紀念碑,派人尋找此塔,於紅崖山荒草之中尋獲,并獲石碑六塊。紀念塔主碑已斷,基座亦毀, 六塊石碑,一為第二軍軍長王凌雲之題詞,一為第二軍副軍長張鏡澄之題詞,一為新編33師師長楊寶珏之題詞,餘為陣亡將士墓碑,其中一部份已破損殘缺。
今移紀念碑於此,供人瞻仰,教育後世 特為記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德宏洲委員會  潞西縣委員會


由紅崖山搬遷此處的陣亡將士墓碑   


由紅崖山搬遷此處的陣亡將士墓碑

「猛煥大金塔亅
猛煥大金塔座落在孔雀湖畔的雷牙讓山巔,海拔1079.6米。相傳佛祖釋迦牟尼生前轉世為金雞阿巒,曾生活於此;又因到了此地剛好天矇光而取名。猛煥大金塔:整座塔高76米,塔底基座直徑50米,造型為八角、四門、七級空心佛塔,是中國南傳佛教第一塔,一個將民族文化和南傳佛教文化融為一體的佛教聖地。
原雷牙讓山佛塔毀於1942年抗戰時期,芒市市區的猛煥大金塔也毀於1966年,之後決定將兩塔合ニ一重建,定名為猛煥大金塔。 


保護神 「那迦」蛇神/龍神

寺廟旁的植物 

勐煥大金塔 


勐煥大金塔 


大門 




硅化木 

整座塔高76米,塔底基座直徑50米,造型為八角四門七級空心佛塔,下3層為空心大廳。第一層大殿面積2000平方米,中心方柱東西南北塑有4座佛像。第二第三層外平台建有16座造型別致的群塔,塔亭內有16尊漢白玉佛像。塔身主體為鐘型大塔,第二、三層各建有小塔8座,第四層外平台建有8個精美的花瓶塔。基座之上的主心柱以大鐘和13個缽上壘砌而成,最高點戴有重達2.3噸的大金頂,堪稱中國南傳佛教第一金佛塔,亞洲第一空心佛塔。高聳挺拔,雄偉壯觀,氣勢恢宏。 




第一層大殿面積2000平方米,可容納5000多人同時朝拜,中心方柱東西南北塑有4座佛像,東面 釋迦牟尼佛,南面 觀音菩薩,西面 藥師佛,北面 彌勒佛,大佛用整塊上等緬甸漢白玉,雕塑成4米多高的佛像


北面 彌勒佛 及 西面 藥師佛


南面 觀音菩薩 及 東面 釋迦牟尼佛


大殿外圍 


人面身鳥舞神 - 金鳥聽聞佛法以後 進化成 下鳥上人,因愛跳舞而得名 



三戒神像,起初還以為是打工仔的偶像,「睇唔到,見唔到,無嘢講」,原來有更深的思想層次




金雞阿鸞 - 傳說 釋加牟尼 生前轉世為金雞[阿鸞],曾生活於此地,佛涅槃後數百年,佛教弟子 召罕大 [阿羅漢為傳播佛祖教義親臨此山修煉,為 召罕大 有個修練的好環境,野草和荊棘全部讓開,故稱為雷牙讓山,意為野草讓開的地方,爾後在此山建一佛塔,自古以來是人們公認的佛教聖地之一。  


鐵力木是佛教五樹六花之一 

大金塔附近的另一處山頭的白塔,正在建設,是牟利仿佛教的景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