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總網頁檢視次數

2019年3月13日星期三

20190313 郴州→騾馬古道→章宜 →坪石



D5 (13/3)_郴州→九十里大路→良田鎮→騾馬古道→章宜 →坪石 

據說騾馬古道是秦軍南下行軍,在南嶺山脈中踩踏成路胚,後經桂陽(郡治在今郴州)太守改造成湘粵古道,修亭館建驛站,供往來行人食宿,方便官書傳遞,貿易上方便了湘米和粵鹽的往來。

古代坐船南下至廣東最遠只能到達郴州,便要換走陸路經由湘粵古道(騾馬古道)繼續南下;同樣,從廣東坐船北上也只能到達湘粵古道的南端宜章。古道其實並不罕見,但罕見的是有這么多的騾馬腳印,它是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狀況的直接見證,而且,它也是湖南省現存古驛道中,年代最早、保存較完整的古道。

今天從郴州走騾馬古道南下宜章、坪石,大致路線:由郴州裕後街碼頭廣場,往南經香花坳、升橋鋪、草鞋嶺、叉路口(又名八十八)、走馬嶺、大步橋、黃泥坳、牛形坳、萬歲橋、雷打坳、水停江、鋪下、良田至青陽坪與東大道相會,繼續南下蝦蟆石、栗樹下、兩路司、泥鰍窩、蠟圈里 ( 蠟園里 ) 、折嶺頭、界牌腳(又名折嶺下)至樟橋。東、西大道在樟橋會合後,再經梨樹下、齋公山、分水、野石鋪、鐃缽、牛筋洞、洪橋至宜章,是騾馬古道路綫資料,實際部分路段騎在G107,全程騎了 63km 到坪石 89km (gps紀錄)  

騎行路綫 

海拔圖 

對岸是郴州裕後街廣場 

裕後街廣場 

裕後街廣場 

裕後街廣場 

裕後街廣場 

犀牛井 

犀牛井 

裕後街廣場 

騾馬古道 

騾馬古道 簡介

《郴州志》稱稱:騾馬古道,即城區裕后街南關上至宜章九十里大道。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石板路面,寬23米。古為中原通往嶺南的交通要道。其實原本並沒有湘粵古道,秦始皇統一全國時五十萬大軍遠征南越,其中人數為十五萬的一分隊從現在湘粵古道的位置由湖南開往廣東,湘粵古道正是這十五萬大軍硬踩出來的,後修建成路。
漢光武帝建武年間,衛颯任桂陽(郡治在今郴州)太守,他花大力氣不僅改造了郴州到宜章的九十里大道,還改造了直通粵北的陸路通道。在道上增修亭館,供往來行人食宿;建立了郵驛,方便官書傳遞。《萬曆郴州志》記載:颯鑿山通道,垂利世世……”從地圖上看,這條大路所在,正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五嶺。
古語云:船到郴州止,馬到郴州死。說到馬到郴州死。從這條騾馬古道青石板上負重的蹄窩就可以看到,曾有多少匹馬累死在這條道上,我們不得而知。意思是說,五嶺南北都有水路,唯獨被五嶺截斷改道流入大海。古代坐船南下至廣東最遠只能到達郴州,便要換走陸路經由湘粵古道繼續南下;同樣,從廣東坐船北上也只能到達湘粵古道的南端宜章。因此,人和馬成了這條古道上般運的重要工具。當時古人為了將物資儘快運到目的地,還把路上的地名編成歌謠邊唱邊走。

騾馬古道 起點 

騾馬古道 起點

曹家大院 

曹家大院 

離開郴州裕後街,在市區穿插個多小時,到了 坳上鎮 田家灣村 ,才踏上騾馬古道,來到「壽佛寺」和「天下第十八泉」。直往是騾馬古道,右轉是「壽佛寺」和「天下第十八泉」

天下第十八泉、壽佛寺

壽佛寺 始建於唐朝,清朝重建

壽佛寺 

壽佛寺 

壽佛寺 香爐

壽佛寺 香爐腳

香爐腳

壽佛寺 

壽佛寺 大雄寶殿 

壽佛寺 背側的 天下第十八泉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天下第十八泉

天下第十八泉 碑記 

叉路口(又名八十八)

田裡的油菜花 

由郴州市至良田鎮的騾馬古道都被水泥覆蓋 

騾馬古道旁的黃泥坳村 

黃泥坳村村屋的位置,從地圖上看到京廣鐵路和騾馬古道坳上鎮交差相遇,而粵漢鐵路作S形南下,到良田鎮後才 騾馬古道 相遇。 

黃泥坳村

村屋門廊的「忠」字

還有門廊對上二樓窗花的「忠」字

大門前的矮門,現在已很少見



小萬歲橋,初時以為這條橋是萬歲橋,回港後在網上核對,原來歲橋是五孔拱橋,不是圖中的二孔拱橋。根據郴州徐霞客研究會網頁, 萬歲橋有大小之分,徐霞客都有走過大小二橋。橋是五孔拱橋,橋是二孔拱橋,故相信圖中是小萬歲橋 

小萬歲橋

根據這個「萬歲橋村河長制告示牌」,相信上圖是 小萬歲橋 

小萬歲橋 與 萬歲橋村河長制告示牌

小萬歲橋橋面 

離開小萬歲橋,就轉入G107國道,再踩5km,就到了良田鎮,良田鎮曾是湘粵古道上的重鎮,鎮內有一點古蹟。時近中午,先吃點東西,就開始進入 騾馬古道石板路段。粵漢鐵路離開坳上鎮後,也在此處轉入良田鎮,與騾馬古道并行一段路。


騎在騾馬古道,亦是粵漢鐵路的梘石塘村,右面20米就是梘石塘小學,左面3米的梘石塘村就是古道入口, 位置有點隱蔽,找到梘石塘小學,相反方向就是入口

騾馬古道,池塘另一邊就是粵漢鐵路 

騾馬古道青石板路 

騾馬古道 池塘邊是村民用來洗濯的地方

騾馬蹄印 

騾馬古道

騾馬古道 池塘邊洗濯的地方

騾馬古道 古井

古井,井口分為兩格,靠近泉眼的一格多用來飲用,另外一格用來飲馬或洗漱。   

騾馬古道 亦稱 湘粤古道,也是西京古道一部份
湘粵古道連接湖南與廣東二省,南起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坪石鎮水牛灣,北至湖南省郴州市郴州裕後街。其中湖南境內部分南起宜章縣南關街三星橋,也稱九十裡大道騾馬古道

由梘石塘村到折嶺下,石板路都保持得較好,祇有小部份被破壞 


騾馬古道 

青石板上的騾馬蹄印 

騾馬古道 的 梘石塘村

騾馬古道

騾馬古道 村落

騾馬古道  

從騾馬古道出來遇上水泥路,這就是粵漢鐵路的路基, 兩條路線相遇,直到九樹下站  

橫過粵漢鐵路回到騾馬古道的青石板路 

騾馬古道的青石板路,50米後就是九樹下站 

騾馬古道 

騾馬古道 與 九樹下站 的位置

九樹下站 ,是1949年後的建設   

騾馬古道和粵漢鐵路到這裡又分開伸展 

九樹下站 

九樹下站前行幾米,就從粵漢鐵路路基向左,下到田基又踏上騾馬古道 

騾馬古道 

騾馬古道 概述,鄧家塘村委會建

從田基回望九樹下站 

前進下一村落洪水井

兩路司附近,部份路段覆上泥石行走汽車 

騾馬古道上蹄印 

前路有水泥路,進入村路就是泥鰍窩 

村旁的水泥鐵路枕 

泥鰍窩 

在泥鰍窩前望一片田野,騾馬古道在輸電架後面的山崗,步行的話可過田基,騎車就要右轉拐一個大彎,才到腊園灣 

拐了一個大彎,才到腊園灣 

腊園灣 再入是 腊園鋪

折嶺頭 

折嶺頭 

離開折嶺頭 

回望 折嶺頭 及山上的 風力發電機

幾十米後騾馬古道石板路,在下山路段重現

騾馬蹄印 

騾馬古道石板路

騾馬古道石板路向著高鐵隧道方向而下 

回望石板路

高鐵

沿著高鐵鐵路橋下的水泥路,騾馬古道 又與 粵漢鐵路重遇,重疊前進到折嶺下。折嶺下有公車往宜章 

折嶺下 

離開折嶺下就看見京廣綫的漳河一號鐵路橋 

摺嶺 (繁體) ,相信是民國或之前古亭 



回望折嶺和高鐵 

折嶺,騾馬古道、粵漢鐵路及武廣高鐵都在這裹經過 

樟橋村的功德路 

樟橋村 

樟橋村再前些是水口廟 - 武廣高鐵、G107、騾馬古道 在這裡高低交錯

穿過G107公路橋底後上了村內小路,騎在步徑上。前面小村是齋公山 

離開齋公山,騎在 G107 路上,約在賣餃坪附近,路牌顯示前面1km仍有騾馬古道

時間不早,趕往宜章找住宿,查地圖找不到連鎖酒店,問了3間酒店賓館,對港澳通行証不認識,就決定騎回坪石住宿 

騎入廣東往坪石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