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活動

總網頁檢視次數

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

20190315 梅花→紅雲村→三陽仙→大橋 (一)


D7 (15/3) (一) 梅花大坪村橋背壇司村鷓鴣塘村草鞋嶺村出水岩村紅光村 

流傳西京古道是傳送嶺南佳菓如荔枝龍眼生鮮貢品的驛道。杜牧寫的詩「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明皇為博楊貴妃一笑,不惜千里送荔枝,勞民傷財。
在乳源縣內保存了好幾段西京古道遺址,為人所知有鷓鴣塘古道、五里橋古道、猴子嶺古道、烏鶉嶺古道、梯雲嶺古道等。原本在梅花至大橋之間的古道古亭,計劃用2天時間探索。惟天氣預告後天開始有五天下雨,因此臨時更改行程,將這兩天的時間改為梅花至大橋一天,另一天從大橋奔往浛洸結束「湘南粵北古道尋」之旅。
今天旅程從梅花先走大坪村,然後南下探訪各村道古亭,經烏鶉嶺古道至大橋鎮住宿。

騎行地圖 

海拔圖 


由梅花鎮沿X357來到這個岔口約1.5km,右仍是X357縣道,可去西京古道的鷓塘塘古道,直去(左)往大坪。先往大坪遊玩。 


往大坪村的路況一洼一洼


由梅花鎮騎約 3.5km 到這個古亭「福蔭亭」  


「福蔭亭」,火山牆結構的古亭 


「福蔭亭」


門額上三個大字「福蔭亭」

門額上三個大字「福蔭亭」 

往大坪途中有個岔路,是去壇司村 


幾個App的電子地圖都是「壇司村」,但這裡是寫譚司村」


來到大坪村的岔口


問路碑


禁止夜間通車 


往大坪的鄉道 Y756


鄉道 Y756 


鄉道 Y756,前面就是大坪村 





走入大坪村,從村後來到田間,路旁立有修路功德碑。遠處有兩座建築物,左為文昌閣,右為水口祠。  


水口祠 


文昌閣 


文昌閣 


文昌閣 建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1931年鄧小平領導的紅七軍,在梅花戰役遭遇大敗,全軍幹部損失過半,傷兵曾在這裹文昌閣內療傷 


地下全貌


文昌閣內望向大坪村 


石礎,立柱的基座 


立柱的基座,石礎


碑文字已看不清


文昌閣


古廟,水口祠 


水口祠 


水口祠 


水口祠翻新功德碑 


舊碑,繁體字,也是水口祠重修碑文

去靈龜庵途中,回望大坪村  


靈龜庵 


靈龜庵 


靈龜庵的化紙爐 

靈龜庵,屋簷下的八仙像  

靈龜庵內神壇 

靈龜庵內神壇 

橋背村的祖祠



風火牆


風火牆的屋頂


橋背村的祖祠


橋背村後有溫泉


溫泉,男浴池


溫泉,池邊還有照明


溫泉維修功德 


溫泉水很清,氣泡不断升起


從溫泉回望橋背村 


相距30米也有一個溫泉,是女浴池 


男左女右的溫泉浴池,相距30米,中間有一條小河相隔,兩池無相通小路,都要由村口的路各自進入 


橋背村的舊祠堂 


古道、古橋、古祠





由橋背繞回大坪村離開,向壇司村去  


去到 壇司村


石場,從山中取回的小石是黑色的  


路邊的涼亭,沒有亭名


涼亭 


涼亭 


新屋村,左邊有路往洞背,洞背是西京古道之一的鷓鴣塘古道的起點 


洞背祠堂,祖居河南 


修路碑


洞背村後的鷓鴣塘古道


鷓鴣塘古道


鷓鴣塘古道


鷓鴣塘古道


鷓鴣塘古道山上的岔路,一條去大坪村,另一條去桃李坑村及草鞋嶺的思源亭。因為單車停在洞背村口,要回村取車,沒有再前進 


洞背祠堂 


洞背祠堂天花 





離開洞背回到新屋村,在X357向前走,經過鷓鴣塘村 


離開鷓鴣塘村,騎在X357向前,圖右是S249的乳坪公路


騎在X357向前


旗山村=(仙婆廟村) 


旗山村=(仙婆廟村) 


X357路旁的民心亭,是現代涼亭 


雲岩鎮的武威堂 





西京古道上的古亭「暫歇息亭」





古涼亭重建碑記 


沿古道走可以去到下一個涼亭「洞心亭」


「暫歇息亭」


嶺腳下的古涼亭「洞心亭」


「洞心亭」


「洞心亭」


「洞心亭」


看不清亭名,祇是參考網上資料才知「洞心亭」


「洞心亭」後下一個古涼亭「石涼亭」在下開封村,從這裹去要上山,扛著單車會很辛苦,所以回到S249乳坪公路繼續前騎。圖片背景的高速公路底是青蓮山入口。 


高速公路底是青蓮山的入口


明朝遺臣李秉中隱居處


青蓮山簡介

李秉中簡介

青蓮山規劃成公園 

公園地圖

青蓮山入口附近的現代涼亭


S249再前進5km是紅光村,右轉就可以去到紅雲村的古涼亭「仰止亭」


顯示至達這裡為止的本頁地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